热门推荐
2023.06.11
小剧场
2023.06.16
音乐厅
2023.06.18
音乐厅
2023.06.21 - 06.22
音乐厅
2015年10月13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15国家大剧院新作品音乐会”将隆重上演。《日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方志敏》《兰花花》《长征》五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中的十五个精彩唱段,将由十位杰出歌唱家携手吕嘉执棒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共同展示,和观众分享一年来国家大剧院在原创歌剧创作方面的新成果,向世界歌剧领域彰显蓬勃的“中国力量”!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国家大剧院
剧目介绍:
歌剧《日出》:这是家喻户晓的中国经典,曹禺之女万方将父亲的巨作第二次改编成歌剧,著名作曲家金湘在病榻上用顽强的意志力谱写了这部经典中国原创歌剧。6月17日的世界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经典,为全世界人民所熟悉和喜爱,国家大剧院用两年多时间精心打造了这部根据前苏联经典名著改编的歌剧。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部歌剧将于2015年11月5日世界首演,向观众展现浓郁的俄罗斯风格,铺陈一幅油画般的音乐史诗画卷。
歌剧《方志敏》:2014年10月15日,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是爱国主义。方志敏同志《可爱的中国》所树立的“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精神,影响了无数革命青年、有志之士。国家大剧院两年前邀请著名作曲家孟卫东,编剧冯柏铭、冯必烈来创作这部歌剧,其不仅是方志敏同志革命精神的体现,亦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体现。这部原创歌剧将在国家大剧院八周年院庆之际(2015年12月)世界首演。
歌剧《兰花花》:这是一曲民间传唱百年的经典,颂扬了对爱执着与坚守的伟大。这部立足于中国本土题材,充满传统乡土气息和民族意蕴的中国原创歌剧,将以浑厚壮阔的艺术境界,完成与世界歌剧舞台接轨的中国式展现!
歌剧《长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亦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2016年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国家大剧院将把中国共产党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注入这部史诗般的歌剧巨制,来纪念这一属于全世界人民的重要历史事件。
歌剧《日出》
改编自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作品。
住在酒店的陈白露每天宾客盈门,跳舞、唱戏、打牌、玩乐,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但她的内心却时常感觉空虚和孤寂。一天,陈白露过去的爱人,一位诗人,忽然出现在大饭店。陈白露曾经热烈地爱着诗人,为他的热情和浪漫倾倒,丢开一切,随他到乡下,追求过一种纯洁美好的生活。但现实的种种困扰击碎了诗人的梦想,他偷偷离开了陈白露,抛弃了她。如今他又来找陈白露,希望挽回他们之间的关系,重新开始。
陈白露拒绝了诗人的要求,因为她看透了人世,但她对诗人仍然怀有感情。在陈白露所住的大饭店里还关着一个小女孩儿,她穷苦的父母都已不再人世。孤零零的小姑娘被逼迫卖身给一个富豪恶霸,但小姑娘坚决不从,逃出被关的房间,躲藏到陈白露的房间里。陈白露对小姑娘的身世十分同情,希望靠自己的力量能帮她改变命运,并认她做自己的干女儿,然而黑社会的势力远比陈白露强大得多,他们从陈白露那里抢走了小姑娘,并把她卖到最下层的窑子里。小姑娘在绝望中上吊自杀。
诗人为陈白露四处寻找小姑娘,恰巧看到了小姑娘在妓院自杀。他备受打击,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惘。陈白露的保护人潘月亭因生意上的不顺利,被下属威胁,几经波折,终于还是破产了,再也无力为陈白露的豪华生活买单,狼狈地离去。怀着对沉沦生活的深深憎恶和难以自拔的境遇,陈白露拿起药瓶,吞下安眠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二战时期的苏联,准尉瓦斯科夫带领着一队女兵守卫着重要铁路设施。她们中有单纯善良的丽莎、才情横溢的索妮娅、热爱幻想的嘉丽娅、聪明漂亮的冉卡、精明干练的丽达,女兵年轻的心中都怀揣着对未来和幸福的无限向往。
一天,丽达在看望完儿子返回驻地的途中,在树林里发现了两名德国兵。准尉知晓情况后,判定德国兵企图毁坏铁路设施,于是立刻带领五名女兵前去拦截敌人。准尉和战士们穿过树林和沼泽,赶在黄昏前在一处山岗落脚,等待伏击敌人。然而,在寂静的黎明渐亮的天光中,十六个全副武装的德国兵突然出现在山下。敌情骤变,准尉只好派丽莎赶回驻地求援。不幸的是,身负报信任务的丽莎匆忙中陷入泥淖,命殒沼泽。
孤立无援的准尉和女兵与德国兵打响了最后的战役。女兵一个接着一个,毅然决然地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令人感伤的黎明依旧静悄悄,五个年轻美丽的灵魂永远沉睡在了她们热爱的土地上……
歌剧《方志敏》
1935年,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红十一军政委方志敏为掩护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孤军迎战数倍于已之敌,于弹尽粮绝中被俘入狱。在狱中,方志敏没有停止战斗。他不仅战胜了敌人的各种威逼利诱,还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言行,促使原本自以为最能“拯救灵魂”的敌军法处长胡翼“皈依”了自己……最终,胡翼答应帮助方志敏将其在狱中写下的大量文章带出去,交给鲁迅先生。
本剧以方志敏的“狱中斗争”、“以笔代枪”、“夫妻诀别”,直至英勇就义为现实环境,以“临危受命”、“生死抉择”、“大义灭亲”等情景为历史轨迹,以其文采斐然的名篇《可爱的中国》贯穿全剧,表现了方志敏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颂扬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讴歌了一个伟大爱国者的赤子情怀。
歌剧《兰花花》
蓝家河女子兰花花,因为相貌俊俏、人才姣好而远近闻名。引来无数年轻后生的倾慕与遐想。不料,兰花花却爱上外乡骆驼队的赶脚后生“骆驼子”,并私下里与其幽会于田野。引来乡间人们议论纷纷、甚至愤懑不平。
为了维护蓝家河的乡规良俗,德高望重的乡绅周老爷出面主持公道、平息舆论。他赶走了外乡来的骆驼子。然而,周老爷初见兰花花,即惊为天人。老成持重的他竟然乱了方寸,也从此在心中埋下欲念的孽因。而感情执著的兰花花,只能眼睁睁看着骆驼子被赶出蓝家河。她向爱人立下誓言,一生等待、至死不渝。
事情波澜再起。兰花花因为与骆驼子相好,竟然有了身孕。对于兰花花“大”,犹如晴天霹雳。情急之下,他竟要用锄头砸死自己的女儿。连日被心火煎熬的周老爷,急中生智想出个“万全之策”,让兰花花嫁给自家又穷又傻的羊倌“赶羊”。既可遮掩未嫁先孕的丑事,又能不露痕迹地将兰花花收进自家宅院里。走投无路的兰花花“大”,急忙答应婚事。但性情执拗的兰花花坚决不从。兰花花“大”明白告诉女儿:“要么死,要么嫁”,不能等肚子大到无法遮盖,让世人嘲笑、祖宗蒙羞。兰花花意识到,即使自己不怕死,但肚里的孩子却永不能见天日。为了她和爱人的血脉结晶,只能忍辱出嫁。同时也暗下决心,即使名义上嫁人,也决不容别人再碰自己的身子。
赶羊是个穷苦孤儿。因为外表愚钝、性情木讷,常被乡里人嘲弄。但内心却善良而有情感。面对如同天仙一般的兰花花,他不忍有丝毫伤害。兰花花的冷漠与拒绝,赶羊默默接受下来。
夜里,周老爷来到自家羊倌的破窑外。他支走了老实的赶羊,跨进兰花花独自睡着的窑洞里。看见平时道貌岸然的周老爷竟然露出一种从未见过的贪婪和猥琐之相,兰花花既惊恐又厌恶。她拼命抗拒并告诉周老爷,哪怕一尸两命,死也不会让他得逞。周老爷恼羞成怒,发誓决不饶恕这个毁了自己尊严形象的女子。
蓝家河风波又起。耳语在人群中蔓延:“兰花花怀孕了,赶羊却从未沾过她的身子。”面对传言,兰花花“大”百口莫辩,赶羊沉默无语,而周老爷却在冷眼旁观。传言终成风潮。在众人面前,周老爷义正词严质,亲口证实赶羊从未碰过兰花花的事实。人群顿时哗然。绝望中的兰花花“大”羞愤交集、气绝而死。万般冤屈的兰花花怒斥周老爷白日间道貌岸然、黑夜里却做出让人不齿的行径。见此情形,周老爷更加冷酷,坚决要赶走怀着身孕的兰花花。此刻,一向逆来顺受的赶羊爆发出让人意外的愤怒与反抗。他不许任何人对兰花花有丝毫的伤害,并与她一起离开了村庄。
荒原上。兰花花已经生下她和骆驼子的小闺女;却依然还在等待爱人的归来。赶羊始终守护着心中如“仙女”一般的兰花花。然而几年的凄风苦雨和日夜无尽的等待,兰花花已熬到油尽灯枯的时候。在生命将要走到尽头时,她将小女儿托付给赶羊,并告诉他这一世恩德只能来世再报。从不违背兰花花意志的赶羊,冒雨背着小闺女,奔向蓝家河。
弥留之际的兰花花,向上天发出最后的感叹。她祈祷自己的小女儿能走出命运藩篱,不要再重复她的悲剧。兰花花孤独走完最后的生命时刻。冒雨奔回的赶羊,看到已经冰冷的兰花花,无限悲哀。他依然默默地守护在她身边,任凭坍塌的窑洞埋藏了自己和心中的女神。
歌剧《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准备撤离苏维埃共和国的都城瑞金,中央红军某团曾团长和彭政委接到转移的命令时,不忍把伤病员留给敌人。而此时,来说服伤员的彭政委的爱人洪大夫说出了自己受命也将留下来照顾伤员,面临生死离别的夫妻代表着离开瑞金和留下来的同志,唱出了《就要离开,就要分别》。军号声中,红军战士唱着《我们终将得胜利,红军一定会回来》,怀着对梦想追求的决心离开瑞金。
湘江战役,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血染湘江。战争过后,彭政委看着活下来的熟睡中的战士,唱起《啊,寒夜中》,并下决心拢住队伍,为理想绝不后退。
夜入遵义城的红军得到了休整机会。部队与商户公平交易,战士们与宣传队搞起了写标语竞赛。热闹气氛过后,深夜,遵义会议的公告传来,毛委员加入了领导中心,中国革命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
在敌军围追堵截中,红军在面对生死存亡时,曾团长和彭政委带领战士一天一夜奔袭两百四十里,在大合唱《奔袭》后,战士们一鼓作气夺下泸定桥。红军主力胜利突围。
面对雪山、草地的艰难困苦。红军战士在各民族同胞的支援下不屈不挠,为了理想勇于向前。战士平伢子为了战友们的安危,在试吃野菜时中毒,将死的平伢子为不拖累红军,以一曲《我舍不得离开》的咏叹调表达自己对红军的留恋后牺牲。
历经艰难险阻,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终于在陕甘边界的会宁胜利会师。然而,在热烈的会师大合唱后,彭政委却得知爱人洪大夫被捕牺牲的消息。洪大夫最后的信激励了战士们,全剧在大合唱《热血,梦想》中结束。
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及首席指挥,同时兼任澳门乐团音乐总监,曾任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音乐总监及西班牙桑塔·克鲁兹·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吕嘉曾先后在欧美指挥歌剧及音乐会近两千场,合作过的世界知名歌剧院及交响乐团包括斯卡拉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里昂国立管弦乐团等。
歌剧在吕嘉的指挥生涯中占据着特殊位置,曾指挥歌剧剧目五十余部。作为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家歌剧院担任总监的亚裔指挥家,他被意大利的音乐评论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1989年获安东尼奥·普兰佩得罗第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1998年他指挥的歌剧《茶花女》被马切拉塔歌剧节评为最佳诠释。2007年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为他颁发“总统杯”;同年,他在罗西尼歌剧节里指挥的《贼鹊》被评为当年“最佳歌剧”。
旅奥女高音歌唱家。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蝙蝠》《图兰朵》《艺术家生涯》《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音乐会版歌剧《威廉·退尔》,原创歌剧《骆驼祥子》《日出》。
双硕士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歌剧与轻歌剧”和“艺术歌曲与清唱剧”专业,师从弗兰茨·卢卡索夫斯基教授,取得声歌系“优秀艺术家”表演专业最高学位。同时毕业于维也纳普莱纳音乐学院长笛专业。现任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曾获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捷克“德沃夏克”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及“最佳歌唱家”双奖等六个国际比赛的奖项。在萨尔茨堡国际艺术节、维也纳美泉宫皇家歌剧院、金色大厅玻璃厅、奥地利格拉茨歌剧院、首尔及釜山艺术中心、捷克卡洛维瓦利歌剧院等剧院演出,曾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及穆蒂、巴伦博伊姆和捷杰耶夫等著名指挥家合作。还演出过《唐·璜》《费加罗的婚礼》等剧目。2015年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领唱勃拉姆斯《安魂曲》;在香港演出歌剧《游吟诗人》中的莱奥诺拉。
她被维也纳媒体评论“声音可塑性极强,柔美而具有力量,能胜任抒情到花腔的歌剧角色。”
薛皓垠,中国广播艺术团男高音歌唱家,英国皇家歌剧院青年艺术家。2013年担任第十五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复赛及决赛评委。
作为当今中国舞台上最活跃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之一,至今出演多部中外歌剧男主角,包括《再别康桥》《原野》《艺术家的生涯》《贾尼·斯基基》《蝙蝠》《弄臣》《爱之甘醇》《山村女教师》等。2006至2009年在英国皇家歌剧院期间出演《游吟诗人》《费黛里奥》《黛依斯》《丽塔》《卡门》《帕西法尔》《茶花女》等剧中主要角色,期间与多位国际知名指挥家合作演出,如安东尼奥·帕帕诺、伯纳德·海丁克、马克·埃尔德等。
在英期间,受邀出演英国芭丝城市庆典音乐会、英国议会院周年歌剧庆典音乐会、伦敦市长纪念日庆典音乐会,以及2008英伦中国年的各种庆典演出等。至今成功在伦敦、东京、新加坡、北京、天津等多个中外城市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并受邀参加2010年、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及文化部、教育部新春音乐会。
合作乐团包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爱乐乐团、澳门交响乐团、英国南岸交响乐团等多支国内外著名乐团。曾多次随中国外交部出访俄罗斯、芬兰、奥地利、法国、以色列、埃及等十几个国家演出。
廖昌永,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全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
廖昌永享有“亚洲第一男中音”之美誉,是当代中国音乐界标志性的歌唱家,也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的少数几位杰出的亚洲歌唱家之一。
他曾在“第41届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比赛”等多项国际重大赛事中夺冠,并在世界各地与多明戈、洛林·马泽尔、米歇尔·普拉松等大师合作主演了《塞维利亚理发师》《假面舞会》《卡门》《茶花女》《弄臣》《茶》等三十多部歌剧和百余场音乐会。近年来他还积极投身到中国原创歌剧、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制作工作中,并于2014年成功制作、主演了原创歌剧《一江春水》,原创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风雅颂》等,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美誉。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200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2005年保送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研究生,师从刘若娥教授。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金钟奖铜奖、第十二届意大利奥尔维托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
曾与加拿大魁北克歌剧院、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上海爱乐乐团等多个著名乐团合作演出。成功塑造了多个经典歌剧角色,包括《假面舞会》中的奥斯卡、《卡门》中的弗莱斯姬达、《弄臣》中的吉尔达、《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缪塞塔、《魔笛》中的帕米娜、《女人心》中的戴斯皮娜、《雷雨》中的四凤、《燕子之歌》里的周小燕、《一江春水》中的王丽珍。还曾参与导演了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和《女人心》。
刘恋曾多次应邀赴捷克、加拿大、意大利、法国、日本、南非、南美、俄罗斯、希腊、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参加演出。在2007年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上与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何塞·卡雷拉斯共同演绎了“永恒的朋友”。2014年与廖昌永、魏松、杨光组成中国美声,唱响亚信峰会开幕式和米兰世博会。
弗莱明、贝尔冈齐、卡雷拉斯、玛顿、曹秀美等国际著名歌剧大师都对其演唱和表演做出了高度的肯定及赞赏。
旅欧国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博士。国家大剧院首位驻院独唱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教授;德国纽伦堡国家歌剧院驻院独唱演员及德国纽伦堡国立音乐学院客席讲师。
曾获八项著名国际声乐比赛大奖:2006年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2007年德国“La Voce”国际艺术歌曲声乐比赛一等奖(添补了中国歌唱家在国际艺术歌曲大赛零奖项的空白)、2003年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德国总决赛三等奖、2007年德国“Opernwelt歌剧世界”年度杂志歌剧新星奖、1999年及2005年两届意大利“詹多奈”国际声乐比赛“塞尔维亚理发师—费加罗角色奖”及“新星奖和奥地利巡回演出奖”、1995年捷克“德沃夏克”国际声乐比赛三等奖及“德沃夏克“作品最佳演唱奖、1997年乌克兰“帕多尔仁斯基”国际声乐比赛二等奖等众多奖项。
在数十年担任德国纽伦堡国家歌剧院驻院独唱演员期间,饰演了《艺术家的生涯》《塞尔维亚理发师》《卡门》《魔笛》《叶甫盖尼·奥涅金》《爱情灵药》《费加罗的婚礼》《霍夫曼的故事》《女人心》《唐·璜》《纽伦堡的名歌手》《图兰朵》《假女园丁》《浮士德》《丑角》《拉美莫尔的露琪雅》《茶花女》《游吟诗人》《弄臣》等四十多部歌剧的主要角色。至今为止在欧洲各大歌剧院出演了500余场次歌剧,并录制了多张CD出版。他主演的歌剧“厄舍古厦的倒塌”被德国文化部评委年度“最佳歌剧奖”,受到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好评。
近几年在国家大剧院曾出演《爱之甘醇》《日出》《艺术家的生涯》《玫瑰骑士》《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卡门》《图兰朵》《蝙蝠》《西施》《弄臣》《丑角》《唐·帕斯夸莱》《假面舞会》《山村女教师》《茶花女》《罗恩格林》《霍夫曼的故事》等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
曾获得三个硕士及一个博士学位、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硕士学位、意大利奥西姆歌剧研究院硕士学位、德国纽伦堡国立音乐学院硕士及博士学位。精通俄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英语等多国语言。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先后师从于陈星教授、周小燕教授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先生,2013年获得第十五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第二名。2010年5月获得意大利理查德·赞道纳伊国际青年歌唱家大赛第一名。2009年1月,获意大利维罗纳《图兰朵》国际歌剧比赛第一名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颁发的《最佳音质奖》。曾在歌剧《阿蒂拉》《卡门》《图兰朵》《乡村骑士》《楚霸王》《群妖围舞》《那时花开》《弄臣》《心经》《燕子之歌》等多部中外歌剧中担任男主角。2012年参加由香港歌剧院、斯洛文尼亚歌剧院、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法国歌剧《卡门》中饰演男主角唐霍塞,在全国9个城市成功上演了20多场这一经典歌剧。2009年1月,在意大利歌剧之乡维罗纳主演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卡拉夫王子。2012年,主演上海大剧院跟匈牙利大艺术宫合作的威尔第歌剧《阿蒂拉》,受到世界著名指挥大师丹尼尔·欧伦的厚爱并发出邀请赴欧洲演出。
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0年在法国第三届奥芬巴赫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1993年在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与克鲁夫斯交响乐团举办的第五届声乐比赛中获第一名,2010年9月在文化部举办的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获优秀表演奖,2011年11月在第一届中国歌剧节上获优秀表演奖。
她曾在香港、澳门艺术节及芬兰萨沃林纳歌剧节上,主演法国比才歌剧《卡门》中的女主角卡门及意大利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苏茹基,港澳媒体对于她的歌唱及表演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际媒介称其为“最全面的卡门及最完美的苏茹基之一”。
刘珊还参演过《漂泊的荷兰人》《唐璜》《奥泰罗》《茶花女》《法斯塔夫》《乡村骑士》《霍夫曼的故事》《蝙蝠》《女武神》等;中国歌剧《杨贵妃》《青春之歌》《西施》《土楼》等;以及谭盾歌剧《茶》;香港歌剧院原创歌剧《中山逸仙》等。
刘珊是当今中国歌剧舞台上最富实力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之一。
国家大剧院驻院女高音演员。曾参演过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游吟诗人》《弄臣》《诺尔玛》《冰山上的来客》《西蒙·波卡涅拉》。
意大利帕尔玛音乐学院声乐演唱硕士。满分从音乐学院毕业后,考入了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米蕾拉·弗莱尼大师班,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受到米蕾拉·弗莱尼的高度肯定,称赞音色独特,具有很强的戏剧张力。张心擅长诠释威尔第及普契尼作品,曾在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摩德纳帕瓦罗蒂歌剧院、蓬特莱摩里歌剧院等剧院出演歌剧和音乐会。
女高音歌唱家,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纳布科》《骆驼祥子》等。
世界著名旅意华人歌唱家,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被西方媒体誉为“完美的角色诠释”、“犹如钻石般闪亮的歌坛巨擎”、“世界上最完美的蝴蝶夫人”。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著名歌剧院,包括在罗马、威尼斯、柏林、波恩、尼斯、苏黎世、华盛顿、洛杉矶、底特律、多伦多、中国国家大剧院等30多个著名歌剧院演唱。并出演了《诺尔玛》《游吟诗人》《蝴蝶夫人》《图兰朵》《托斯卡》《海盗》《纳布科》《命运之力》《茶花女》《修女》《漂泊的荷兰人》《阿蒂拉》《安魂曲》《假面舞会》等著名歌剧,以及如普契尼艺术节等的著名歌剧艺术节。与其合作的指挥家有:丹尼尔·欧伦、尼洛·桑提、丹尼耶雷·盖提等。与其合作的著名的导演有:法兰高·齐费里尼、强-卡洛·德·莫纳科、张艺谋等。其世界发行的歌剧电影有:与普拉西多·多明戈同台首演的《纳布科》、与丹尼尔·欧伦合作的《图兰朵》。
孙秀苇是至今仍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的中国歌唱家之一。
魏松是当今活跃在中国和世界歌剧舞台上的著名华人男高音歌唱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周小燕、王维德、李维勃、杜玛等教授。近年赴法国留学考察及深造,归国后担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他还任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音协副主席。
魏松属于戏剧性男高音,他的演唱被誉为“声音里充满激情,典型的意大利美声唱法。”早在十年前,声乐大师谢里尔·米尔恩斯就赞其为“具有世界级的演唱水平。”近年来,他的演唱更得到了美国大都会歌剧院首席艺术指导琼·道尔曼和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安德列·马兰济的高度评价,都认为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男高音之一”。
他主演过的歌剧包括:《图兰朵》《乡村骑士》《托斯卡》《卡门》《蝴蝶夫人》《楚霸王》《雷雨》《苍》《巴黎的火炬》《夜半歌魂》《群妖围舞》等。2004年,他主演了被称为世界歌剧“第一难”的男高音主角奥赛罗,把演唱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海各大媒体及中外专家,对他的演出评价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奥赛罗扮演者之一”。他还曾多次出访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远大的音乐精神和视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来,他们凭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已位列中国乐坛最优秀的交响劲旅,并迅速得到了国际乐界的热切关注。
伴随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诸多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瓦莱里·捷杰耶夫、郑明勋、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耶欧·莱维、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王羽佳、陈萨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李晓良、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凭借在歌剧和交响乐领域同样优秀的表现和丰富经验,他们已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而名闻海内外。在歌剧领域,他们以精彩的演绎创造了中国歌剧音乐的全新艺术境界,也令国家大剧院众多世界级的歌剧制作更加熠熠生辉。五年来,他们精彩呈现了三十余部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既包括《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奥涅金》、《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费加罗的婚礼》等世界经典歌剧,也包括《骆驼祥子》、《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等中国原创歌剧。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不仅以跨越整年的乐季策划呈现了精彩的节目编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与创意为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吕嘉带领下,2013年开启的全套贝多芬之旅中,展示出了对德奥古典作品的深厚偏爱和高超素养。在马泽尔指挥下演绎的瓦格纳名作《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以来最完美的演绎”,该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也由索尼古典进行全球发行,成为马泽尔与中国乐团唯一公开发行的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活跃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中,相继上演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当代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并在2013年委约和全球首演了十位顶尖作曲家(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切尔·波特曼等)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积极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作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海外。2012至2013年,他们先后与艾森巴赫参加了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和悉尼上演音乐会,并与吕嘉赴新加坡、首尔、台北和澳门举行首次亚洲巡演。2014年,他们在吕嘉率领下首度巡演北美七大城市,这既是乐团发展史上崭新的里程碑事件,也堪称中国乐团在国际乐界的新突破,更以其“欢欣愉悦的自信和朝气蓬勃的力量”被评论家们赞誉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准的乐团”。
在以“宁静致远”为主题的2015/16乐季中,乐团的演出计划中包括《安德烈·谢尼埃》、《西蒙·波卡涅拉》、《玫瑰骑士》等十五部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捷杰耶夫、莱夫·赛格斯坦、法比奥·路易斯、克里斯蒂安·雅尔维、汤沐海、吕绍嘉、张弦、洪毅全、张国勇的带领下,与戈蒂埃·卡普松、嘉博·博德斯基、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郎朗、杨天娲等独奏家合作,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会。同时,王健将作为国家大剧院2015/16年驻院艺术家,与乐团展开从音乐会到教育项目的广泛合作。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众多国际、国内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艺术指导。团员由全国各艺术院校及海外学成的优秀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以歌剧、音乐会演出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运河谣》,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费加罗的婚礼》、《爱之甘醇》、《塞维利亚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假面舞会》、《弄臣》、《茶花女》、《奥赛罗》、《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卡门》、《托斯卡》、《图兰朵》等二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合唱团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
除了歌剧的演出外,合唱团还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美丽中国》等。策划并力邀著名指挥泰斗严良堃等著名艺术家加盟打造精品系列合唱音乐会。演出曲目涵盖了世界著名合唱经典作品、各国民歌及世界经典歌剧片段。
合唱团成立至今与众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并获得了大师们的赞许: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与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丹尼尔·欧伦、耶欧·莱维、安德烈·利卡塔、严良堃、吕嘉、李心草、张国勇,著名歌唱家多明戈、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利、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李晓良等,全年演出超过百场,为推动国家大剧院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混声合唱“太阳升起来了”,选自《日出》 金湘 曲 万方 编剧
合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男高音与女高音二重唱“明天”,选自《日出》 金湘 曲 万方 编剧
陈白露:宋元明
诗人:薛皓垠
混声合唱“这城市”,选自《日出》 金湘 曲 万方 编剧
混声合唱“俄罗斯,我的故乡”,选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唐建平 曲 万方 编剧
合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男中音咏叹调“士兵本应是男人”,选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唐建平 曲 万方 编剧
瓦斯科夫准尉:廖昌永
花腔女高音咏叹调“我知道爱情是什么”,选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唐建平 曲 万方 编剧
嘉丽娅:刘恋
男中音咏叹调“我毫不怀疑你是硬汉一条”,选自《方志敏》 孟卫东 曲 冯柏铭、冯必烈 编剧
胡翼:刘嵩虎
男高音咏叹调“难道在你的脑海里你的字典里”,选自《方志敏》 孟卫东 曲 冯柏铭、冯必烈 编剧
方志敏:韩蓬
男高音、女中音、女高音/合唱“十送红军”,选自《方志敏》 孟卫东 曲 冯柏铭、冯必烈 编剧
方志敏:韩蓬
方母:刘珊
缪敏:张心
苏区群众/群众合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混声合唱“延安府临镇川谁不知道”,选自《兰花花》 张千一 曲 赵大鸣 编剧
混声合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女高音与男高音二重唱“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选自《兰花花》 张千一 曲 赵大鸣 编剧
兰花花:孙秀苇
骆驼子:薛皓垠
女高音咏叹调及与男中音二重唱“我(你)不嫁”,选自《兰花花》 张千一 曲 赵大鸣 编剧
兰花花:孙秀苇
兰花花“大”:刘嵩虎
男高音咏叹调“寒夜中”,选自《长征》 印青 曲 邹静之 编剧
彭政委:魏松
男声合唱“神圣的土地谁敢来侵犯”,选自《长征》 印青 曲 邹静之 编剧
混声合唱“我们终将得胜利”,选自《长征》 印青 曲 邹静之 编剧
合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一、周末音乐会
二、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三、台湖星期音乐会
购物车为空,开始购物吧~